欢迎进入“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” 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周!
 既要金山银山  也要绿水青山

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  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

 

围绕建设美丽内蒙古,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总目标,全区国土资源系统全力落实绿色理念,保障经济社会发展,推动国土资源永续利用,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。


全力打造绿色矿业经济

推进绿色矿山建设,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。

科学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,引导产业集聚,推动绿色矿山、和谐矿山建设,实现矿业开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、群众生活改善互促共享。截止目前,新建矿区防风固沙林562平方公里,矿山绿化面积达到4455.2万平方米;全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达到38个。2020年,全区大中型矿山将全部达到自治区级绿色矿山标准,并基本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要求

加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,让矿山重新“披绿”。

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区累计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29.2亿元,治理恢复面积608平方公里,历史遗留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35.6%,闭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达50%,重点矿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支持地方政府实施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、呼伦贝尔“天坑”、包头北梁等重点治理项目,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,将部分“矿坑区”变成景观区和生态功能区。

推进绿色勘查,支持特色产业发展。

调整优化地质勘查开发布局和工作重点,积极实施地球物理勘探、地球化学勘探、航空遥感勘查等新技术,提升勘查质量,减少环境影响,重点实施了一批新能源、水源地、地热等民生项目,在蒙西地区成功勘查出页岩气,最大产能5万立方米/天,对我国北方海陆过度相页岩油气的资源评价,战略选区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
有效保护科学利用地质遗迹,促进旅游产业发展。

目前,全区已建成地质公园21处,其中世界级地质公园2处,国家级7处,自治区级12处,同时建立国家级矿山公园4处。2015年,克什克腾、阿拉善、阿尔山等19家地质公园接待游客共计1495.62万人次,旅游收入122亿元


开展土地整治提升耕地质量

一是持续开展土地综合整治,提高耕地质量,优化生态环境。高效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工程,全区共投资209亿元,建成2268.36万亩高标基本农田,完成土地整治任务1165.6万亩,新增耕地83.3万亩。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助力自治区粮食产量“十二连丰”。

二是盘活工矿废弃地和闲置土地,推进土地多功能复合利用。在全区范围开展了废弃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,累计复垦废弃地1.83万公顷,实现了缓解建设用地指标“瓶颈”、降低项目用地成本、盘活闲置土地、改善生态环境一举四得的成效。


创新测绘地理信息社会化服务 助力生态环境监管

运用测绘新技术,开发新产品,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分析和地理信息服务社会水平,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管理提供基础测绘信息服务。已编制《“一带一路”中的内蒙古 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》、《十个全覆盖工作用图》《农牧业用图》等系列管理工作用图,利用地理国情数据共建共享平台,提供生态监管、防灾减灾、交通运输、公共管理、精准农业、国土资源、城乡建设等领域的空间信息服务。


加强执法监管 维护国土资源开发秩序

贯彻绿色发展理念,加大对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查处、打击力度,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法开采和非法占用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自治区本级对40余起典型违法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和公开通报,并组织开展了全区范围内的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行为“百日整改”、煤炭物流场所用地清理整顿、“九打九治”打非治违、矿山地质环境集中整治、高尔夫球场和小产权房专项清理整治等10余项专项行动。通过严格监管和执法,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,保护了生态环境,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持续好转。

wwwbet36365娱乐场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严禁转载,违者必究,2002-2016@ 蒙ICP备11002789号
TEL:0471-4215675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院技术支持
浏览本站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